记者 曹竹青 设计 许晨
大海里有多少秘密?海边有多少粒沙子?奶奶的嘴里有多少个故事?6岁的小瓜生活在海边的小渔村里,小瓜的故事里有三十三个大海,大海里有会发光的石头、会说话的贝壳、会发光的小鱼和昆虫,当然,还有点上灯发光的人家……近日,济南作家李官珊长篇儿童海洋奇幻小说《三十三个大海》系列推出两本新书《运时间的卡车》《端午小狸》。该系列今年已推出《花盆里的闪电》《会唱歌的石头》两本。
《三十三个大海》系列是关于大海及沿海岛屿上的系列儿童探险故事。作品想象大胆奇特,让小读者跟着主人公小瓜,走进她的奇妙世界。作品围绕着深刻的现实主题,探讨人类应该如何与大海和谐相处,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好的作家善于从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中汲取灵感,李官珊是烟台莱州人,从小在海边成长的经历,让她把海岛渔村的生活积累讲述成富有想象力和童趣的童话故事。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徐鲁评论称:在李官珊的小说里,充盈着“逍遥游”式的恣意的想象力。出现在她笔下的这些故事,山色海光,亦真亦幻。李官珊笔下的系列故事,是一种既散发着浓郁的小渔村生活气息、现实感很强的成长小说,也是富有空灵、浪漫和幻美色彩的成长童话,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山海经”故事。
从小说、诗歌到儿童文学,李官珊的文学创作受益于故乡大海的滋养,作品中充盈着大海的浪漫气息,用富有想象力的文字,温暖孩子的心灵,治愈了更多读者的童年。跟随李官珊的讲述,记者试着去摸清她文学创作的脉络。
齐鲁壹点:您的创作体裁有小说、诗歌、儿童文学,能否给大家讲述一下你的文学创作经历?您大学专业是工业工程,什么机缘走上文学之路?
李官珊:对于文学,从小就喜欢,可能很多写作者都有小时候作文被老师当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念,或是挂在教室后墙黑板报上的幸福记忆。老师经常在我的作文本上用红笔划出串珠样的线条,标示好词好句,有时划成一片红。从小学到初中,每次作文课都是我的高光时刻。当时我能读到的书有限,几乎没读过儿童读物。我的父亲曾当过中学语文老师,有一些存书,我的阅读就从成人文学开始。比如《红楼梦》读了多遍,《儒林外史》还是繁体字,根本读不懂,《三言二拍》现在想来,不太适合儿童阅读,还有父亲订的《山东文学》。父亲对除了课本之外的阅读并不支持,好像希望我专心提高成绩,可能有历史和时代的原因吧。我读这些书是在家里偷着读的,看到他走过来就快速丢到床底下。那时我们高中还分文理班,从高二就开始分,父亲让我选理科班,报考大学自然就是理工类,感觉这样将来容易就业。进入大学终于有了自由时间,开始阅读,主要是读诗,也开始写一点。在即将毕业那年,参加了《中国青年报》“我爱我家”全国散文征文大奖赛,没想到获得了唯一的一等奖,奖金两千元,而当时,我毕业后月工资四百。感谢《中国青年报》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信心,犹如我文学之路上的灯塔,让我一直坚持对文学的热爱。后来,我报考了团市委的公务员,成为一名团干部。
齐鲁壹点:您这次的新作长篇儿童海洋奇幻小说《三十三个大海》系列推出两本新书《运时间的卡车》《端午小狸》。书名《三十三个大海》就很富想象力,为什么是三十三个呢?能否给读者们介绍下这个系列的主题内容?
李官珊:《三十三个大海》这个总书名,是和济南出版社编辑郑敏老师一起想出来的。围绕着海洋、奇幻、儿童这样的主题,想过好多题目。“三十三个”并不是具体数字,而是指很多,很奇妙的意思。每个故事都是一个崭新的大海。新推出的两本在奇幻的想象世界里走得更远。《三十三个大海》系列有关于时间维度的奇妙历险《运时间的卡车》《被唤醒的时钟》,有关于空间维度的神奇旅行《天空中垂下大秋千》《鲜花长廊》,有关于爱和温暖的美妙体验《端午小狸》《会缠人的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