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木匠
加勉乡旧貌
第一次走进从江县加勉乡,月亮山腹地一个刚刚被贵州省委列为全省极贫乡(镇)之一的苗族部落。
2022年9月17日,正直周末,手机突然响起,让睡得正香的我惊醒,一看是领导的电话,内心多少有点厌烦和紧张,但还是拿起接听。那边传来急促的声音“赶快准备跟随调研组前往从江县加勉乡开展扶贫调研,你负责这次调研组的宣传工作”。那时候我还是借调到上级宣传部门协助工作和跟班学习,对宣传工作算是初入茅庐,要求独自完成内心还是新生忐忑,生怕不能高质量完成任务被领导批评,辜负领导的信任,但是还是咬牙答应了下来。
我作为宣传员跟随调研组前往从江县加勉乡。这是我第一次踏入从江县这片土壤,虽然和我的家乡是比邻县城,但是一直没有机会来过。以往我对从江县印象最深的就是“香猪”,是我做梦都想吃上一口的奢侈肉食品。
当天,我们从贵阳一大早出发,按照行程安排,原计划当天必须返回。岖车三个多小时抵达榕江县县城,我们在县城吃了个便饭,接着继续赶往加勉乡,一路颠簸,凹凸不平的山路,和我们一个车的一位女同志,已经坚持不住,吐了个不行。直到下午6点才抵达从江县加勉乡污俄村,雾蒙蒙的什么都看不见。
污俄村是加勉乡一个行政村,离县城有135 多公里,距乡政府驻地13公里,平均海拔在1050米左右,一进入秋冬季节,天气就变化无常。恶劣的天气总是频繁的笼罩着这个月亮山腹地典型的深度贫困村。
大山里的村庄,人烟稀少,沿着村子小路,我们走到村头,才遇到一位老家人从山坡上割草回来,交流一番只知道是要割草喂猪。因为语言的障碍,根本无法深入交流,在老人的带领下,我们找到村长。村长叫龙金大代,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穿着打扮十分凌乱,讲话总是爱带着笑容,给人一种亲切感。村长见到我们,无比欢迎。
从村长口中得知,污俄村是加勉乡人口最多的村庄之一,当时的贫困人口占到全村人口70%以上,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由于时间关系,在污俄村我们走访了五户人家,系统的了解了村民们的生活困境。但是因为语言的障碍,即使是挨家挨户走访也只是略知皮毛。
村长年轻的时候是在沿海城市打过工的,能说一口带有方言十分严重的普通话。通过后来的接触,村长是一个非常有经济头脑的人,在他的带领下,村里聚集一批发展产业的能人,把香猪产业做到了县城、卖到了省城。村长说,以往村民们是非常想挣钱过上好日子,但是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很多项目即使落地,也很难看到成果,只有养殖香猪收入比较稳定,所以香猪成为污俄村家家户户的产业,在家门口挣钱是村里人梦寐以求的好日子。
我们从污俄村前往加勉乡政府驻地党翁村,到达驻地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一条百米长的街道上,家家户户紧闭着门,只有一家餐馆还在营业,微弱的灯光,没有仔细瞧,根本不知道那是餐馆,但是能吃的东西已经很少很少。老板告诉我们,要吃饭只有提前预约,如果没有提前预约,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食材。因为在加勉乡,很少有外乡人来餐馆吃饭,老板为了不浪费和控制成本,很少购买多余的食材。好在老板还剩一点蔬菜,为了不给地方政府添麻烦,我们就在这家餐馆吃了个酸汤蔬菜火锅。
吃好饭,根据领导的形成安排,我和随行的一位同志留下来,继续走访定点帮扶的几个村,收集宣传素材,为单位即将召开脱贫攻坚誓师大会做准备。第二天,天一亮我们就要到党港村,一是要走访、二是要收集摄影摄像素材。通过前一天的走访,我们感触很深,决定收集一些村容村貌和群众日常生活,制作一部纪录片,把加勉乡的基本情况向大家展示,让更多的人关注加勉乡、帮助加勉乡。
党港村眼看就在乡政府驻地的对面,因为当时交通不变,我们要绕很长的公路才能抵达对面,还要走一节小路,而我们到达党港村的时候,已经耗尽了一个半小时的行程。后来,我们为了节省汽车油,几次都走路穿过山谷抄近路去党港村,从山顶沿着小路走到河谷,再从河谷爬到半山腰。我们只是偶尔走走,而党港村正在上学的孩子基本每个星期都要来回走一趟。
上一篇:尽微微之力【輸入網址:www.hg1946.vip】共克疫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