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新冠病毒来势汹汹,这一次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为了迅速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把影响降到最低,合川法院干警迅速响应号召,冲向防疫一线。龙市法庭法官黄明就是其中一员。
“刚参与防疫就被封控在家”
本轮疫情暴发后,黄明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了防疫志愿服务小队,参与防疫工作。
可刚参加志愿服务没几天,黄明因居住小区有部分楼栋被划定为高风险区,被要求临时居家。
“不能出去那就在家办案”。在参与防疫时,黄明就感觉到这次和以前的情况不一样。为了应对突发情况,黄明提早做好了准备。
居家期间,黄明开启了“线上办公模式”,通过电话与案件当事人联系,劝说引导当事人通过线上途径参与案件审理。
“搜索点击微信小程序人民法院在线服务,选择城市重庆。”
“然后呢?”
“点击中间头像位置进行认证登录。”
……
聂某和陈某是一起租赁合同案件的当事人,因为不会使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黄明和书记员用了两天时间一步一步教他们如何使用,并成功进行了庭前测试。
庭审当天,案件的审理工作进展顺利,在黄明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
最近这段时间,黄明通过线上途径开庭审理了6起案件,其中4件达成调解协议。
“心中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疫情的到来,打乱了正常的工作节奏,但有的工作不能因此出现问题、延期。
前不久,黄明开庭审理了一起复杂的刑事案件。由于案件涉及的被告多、案件事实复杂,案件中部分法律适用存在的争议需要明确,而该案12月份就要宣判,所以11月就进入到了案件办理最关键时期。
专业法官会议会定期组织讨论疑难案件,与会法官在会上会提出一些意见和看法。为了赶上11月21日召开的专业法官会,就案件中法律适用问题与同事交换意见,黄明居家期间在线上办案的同时,也在抓紧时间写庭审报告及讨论需要的材料。
11月14日,黄明所在的小区解除临时居家管控,能够到单位办公了,也能再次投身防疫志愿服务工作。
因为被分配到的防疫工作主要集中在晚上,于是,黄明就利用白天时间到单位审理资料、写庭审报告。
11月21日,黄明如期拿出了100多页的审理报告,并在当天的专业法官会议上与同事进行了讨论。
“案件办理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难题,听听大家的见解有很大帮助。”黄明说,“这次也收集到了不少建议,为案件如期宣判给了我不少信心。”
“我报名核酸采样志愿者”
“现招募核酸采样志愿者,有没有同志志愿报名的?”11月22日下午,志愿服务工作群中招募志愿者的消息突然传来,黄明看到消息马上做出回复。
“将采样管装袋,要消毒后再进行下一步,不要急。”24日晚上,黄明第一次坐到了采样台后,给居民做核酸采样,医生不时地在旁指导。在做了几十人后,黄明的操作熟练了起来,指导的医生也不再提示。
现在黄明已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采样“大白”,奔走在防疫一线参与核酸采样。
最近几日,核酸采样的时间调整到上午,要求6点半就要到岗,每天天没亮,黄明就到达核酸采集点做准备工作。
“在采样台前一坐就是一上午,差不多要采五六百人次。因为手总是抬着,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就容易发酸。”黄明笑着说,“参与了‘采样’,才真正感受到了医护工作的不容易。”
“红马甲”“小蓝”“大白”,每一次的“变身”都是为了更早地战胜疫情。“在和疫情抗争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困难,但群众的‘辛苦了’‘谢谢’也带给了我们温暖、给予了坚守的力量。”黄明说,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这场疫情。
原标题:《“疫”线故事 | 尽微微之力共克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