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到了,你知道江苏历史上有哪些属兔的名人呢?
春节期间,由南京市博物总馆主办的“我们的节日·福兔迎春——癸卯年贺岁展”在南京六朝博物馆开展,其中第三单元的“肖兔名人”展出了六朝时期的名人。
六朝博物馆的“肖兔名人”展。
孙策和周瑜为同一年(175年)所生,都属兔,不过他们的籍贯并不是江苏,孙策为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周瑜为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但在《江苏文库·研究篇》中的《江苏历代名人词典》中,孙策和周瑜都被列入了江苏名人。
江苏省社科院文脉研究院副院长、“江苏历代文化名人研究”中心主任姜建表示,江苏名人主体由江苏人组成,但也包括少数“外地人”。即江苏文化的辉煌成就,是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共同创造的,他们包括江苏人,也包括在江苏成长成熟并成就其文化伟业的外省人。
那么孙策、周瑜和江苏有什么渊源呢?记者从六朝博物馆了解到,两人建功立业基本是在江苏完成,是三国时东吴政权的奠基者。
电视剧中的孙策形象。
孙策在父亲孙坚去世后,无奈之下投靠寿春(今安徽寿县)的袁术。到了公元194年,孙策脱离袁术,带着1000多人从寿春向江东出发。短短三四年的时间,孙策迅速削平了大量割据势力,占有了吴郡、会稽郡、丹阳郡、庐江郡和豫章郡等,控制了江南的广大地区。他所建立、掌控的江东政治军事集团是当时几大政治军事集团中实力发展最快的一个,他也是魏、蜀、吴三国创业者中最年轻的一个。
孙策和苏南的渊源极深。他将行政中心设在吴郡(今苏州),同时,孙策在“秣陵(今南京)淮水北”建了“讨逆将军府”。
这个府在哪里呢?淮水指的是秦淮河,秦淮河北面大致就到了今天的市区,学者一般认为在今天的北门桥一带。后来孙权建的宫殿就是在这座府第的基础上改造的。
相传孙策征战秣陵时,大本营设在南京的方山,民间传说笮融被孙策追到方山,落马身亡,留下倒马涧的地名,在今天方山北面。
周瑜一直跟着孙策征战江南,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孙策去世后,周瑜辅佐孙权,为稳定江东局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周瑜后来也经常住在“讨逆将军府”,因周瑜任“前部大都督”之职,这个府又称为“大都督府”。
另传周瑜跟随孙策征讨秣陵一带,现在江宁区淳化土桥镇有周郎村、周郎桥。此处是通向句容的驿道,也是通往秣陵必经之路,更是兵家必争的古战场,周瑜作战时经过这里,见无法渡河,一天之内建成了这座桥,桥上还曾留下周瑜马的印迹,村和桥因此得名。
六朝史上另一个属兔的名人是葛洪,生于公元283年,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市)人。他是东晋的文学家、理学家、化学家、炼丹家、医药学家,是一个全才,类似于中国的“亚里士多德”。
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
葛洪懂医学,著有《肘后备急方》,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可以放在手肘后面,带在身边,随时拿出来救急使用。2022年,屠呦呦等人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说:在多次实验失败后,《肘后备急方》中青蒿素的记载给了她灵感和启发。
有关“青蒿”的内容位于该书卷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当年屠呦呦课题组从事青蒿提取物研究,先是经历过整整190次的失败,关键时刻真正触发她灵感、让她转变思路,并终于在“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上取得成功,其实只有最核心的区区三个字“绞取汁”!提取方法的重大转变有效避免了高温对药效成分的破坏。
中国金箔起源于南京,南京的金箔工艺始于东晋,相传葛洪就是金箔工艺的祖师爷。
在南京栖霞区龙潭,有着这样一个传说:葛洪与吕洞宾携手云游四方,到龙潭时看到供奉的神像是泥塑的,没有光泽。因为当地人没有足够的钱为神像塑造金身。两个人约定:各为一尊泥像贴金皮,看谁先完成。最后葛洪胜出,他锤打出来的金皮又薄又光又耐用,当地人根据他的方法制作金箔,一直流传了下来。实际上,故事一看就是假的,因为吕洞宾跟葛洪并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吕洞宾是唐代的得道仙人。
但如今不少打造金箔的人家依然供奉葛仙翁像,四季上香,香案边上还要放一把锤子,求神仙保佑打箔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