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大江南北,万众同悲。12月6日上午,在呜咽的汽笛声中,江苏各地干部群众肃立默哀,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收听收看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实况,深切缅怀江泽民同志的光辉业绩和崇高风范,寄托家乡人民的无尽哀思。
大家一致表示,要化悲痛为前行的力量,把对江泽民同志的悼念转化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际行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寄托无尽哀思,鸣笛声响彻江苏大地
汽笛长鸣,江河回响,送别敬爱的江泽民同志。
6日上午10时整,南京站站内所有火车同时鸣笛,时空在这一刻凝固。站台上乘客止步,执勤人员庄严列队脱帽,G7299次列车里,所有乘务人员和旅客起身肃立,低头默哀。“作为新一代铁路司机,我们深切缅怀江泽民同志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G7299次司机陶鑫告诉记者,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江泽民同志的遗志,以实际行动表达我们的怀念,在本职岗位上再立新功。
“敬爱的江泽民同志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心情极其沉痛。”南京东机辆段动车运用车间党总支书记李仁治表示,将继续坚定发挥好组织保障作用,用实际行动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作贡献,全力擦亮高铁国家名片。
长江岸边,江风呜咽。上午10时整,长江镇江段数十艘船只齐声鸣笛。润扬长江大桥下,20多位党员干部群众聚集到镇江高新区蒋乔街道鲇鱼套村文化馆收看追悼大会。大家忘不了,2000年10月20日,江泽民同志亲临润扬长江大桥奠基仪式。大桥建成后,鲇鱼套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不足40万元发展到300多万元。“这些年,我亲眼见证村里经济发展,感受到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村老党员解祥荣说,我们要继续奋斗,把日子越过越好,这是对江泽民同志最好的告慰。
扬州是江泽民同志的家乡。这些天,到江泽民同志旧居门前献花致哀的群众络绎不绝。江泽民同志旧居所在的扬州市东关街道琼花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前矗立一棵银杏,金黄的树叶随风飘落,似在诉说深深哀思。6日上午10时,这里挤满前来收看追悼大会直播的居民。随着汽车鸣笛、警报鸣响,人们垂手而立,神色凝重,沉痛哀悼家乡走出的伟人。追悼大会结束后,大家来到江泽民同志旧居前,再次缅怀和致敬。
启东市人民路江海路路口,当防空警报响起,汽车停驶鸣笛,启东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区一中队副队长黎晗脱帽肃立,与行人一同默哀。“我的老家在湖南岳阳洞庭湖,我们不会忘记1998年发生特大洪灾时江泽民同志赶赴抗洪一线。大家都从心里感谢他、敬重他、怀念他。”黎晗说,江泽民同志尊重群众、关心群众,高度关注群众安危冷暖,作为交通民警,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规范执法、疏导交通、保畅保供,全力守护群众安全出行。
6日上午10时整,全省5174台(套)警报器同时鸣响防空警报。省人防办机关党委副书记李召斌表示,江泽民同志的优秀品格和高尚风范将永远教育和激励我们前进,全省人防系统将化悲痛为力量,以实际行动表达悼念,忠诚履行使命。
省发展改革委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收听收看追悼大会。大家表示,要化悲痛为力量,更高质量做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研判、重大国家战略协调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保障改善民生、推进共同富裕等各项工作,更高标准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三个务必”,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
不负期望再向前,矢志开创新局面
在低回的哀乐声中,省住建厅全体干部职工深切缅怀江泽民同志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省住建厅党组书记费少云表示,江泽民同志尊重实践、与时俱进,总是紧紧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和契机,坚持从党和人民活生生的实践出发总结经验、寻找路子,脚踏实地而又开拓进取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江泽民同志的优秀品格和高尚风范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的排头兵,苏州这方热土曾多次迎来江泽民同志视察。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视察苏州工业园区时,希望中新双方密切合作,使园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园区。如今,园区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连续6年居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榜首,足堪告慰江泽民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