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至11月,郑州广播电视台举办了2022年度优秀记者(编辑)评选,推动记者编辑向全媒体人才转型,为郑州广电事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本次评选以考核新闻采编业务、融媒体业务能力为主,向一线业务岗位倾斜,向全媒体人才和全媒体作品侧重,同时兼顾参评人的理论功底、创优水平、外宣发稿等。经部门推荐、业绩考核、作品考评、个人展示等评选环节,最终14位同志被评选为2022年度优秀记者(编辑),11月16日,《大家帮大家》特别节目中邀请到了郑州广播电视台优秀记者王妍斐、贾鹏,一起来分享记者这份职业背后的故事,也分享他们的读书故事。
《我的读书故事》由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郑州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目的是通过身边人、身边事、讲述身边故事,推广全民阅读。
△郑州广播电视台优秀记者王妍斐
△郑州广播电视台优秀记者贾鹏
最难忘的一次采访
王妍斐:我最难忘的一次采访是2022年2月初,那时候新冠疫情形势仍然非常严峻,我突然收到了一条采访流行病学调查员的指令。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采访,但当我看到“安排有防护服”的字眼时,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这意味着我可能接触到确诊病患。“有一定危险,你能去吗?”“能去。”其实我当时并不是特别恐惧,我相信防护措施一定是足够安全的。况且深入隔离病区、获取第一手采访素材的机会太难得了,我不能当“逃兵”。采访挺顺利的,我提前穿好全套的专业防护服,采访机也进行了包裹防护,在六院的隔离病房里,用采访机和镜头记录下流调员的工作日常。当时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近危险,父母、同事、领导为我担心,为我的勇敢点赞。但其实对于流调员来说,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这是他们必须面对的日常,是他们的责任,为了更好的抗击疫情,他们多日不曾回家,没有见过家人,没有抱抱孩子。他们明知道前方多么危险仍义无反顾,他们是真正勇敢的人,而我应该把他们记录下来,把这份信心传递出去。
贾鹏:汶川地震3周年,我和郑州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去汶川做心理回访,当时认识了女孩丽丽(化名)。她是汶川地震漩口中学的生还者,地震发生时,地动山摇,她和同桌好友向楼外奔跑,突然一块石板从天而降。从昏迷中醒来时,她和好友还手拉着手,只是双双被压在石板下。丽丽在石板外部,半个身子无法动弹,好友靠近废墟内测,情况不知,起初俩人还能交流,不知过了多久,就剩下了她自己,无论怎么呼唤,都没有回应。丽丽被救出后身上多处骨折,由于挤压的太久,腿上留下了大面积的伤疤,很多年,这位花样少女再也没有穿过裙子。采访完成后,跟访的心理咨询师也终于松口气,多年的心里援助终于让丽丽打开了心结,毕竟灾难给没个人带来的心理创伤是不一样的,只有当事人勇于面对,战胜阴影,才能把未来的日子过好。汶川10周年时,丽丽来郑州了 ,来感谢一直关爱她的心理咨询师,俩人见面时,丽丽亲切地喊他“袁爸爸”,这位心理咨询师是郑州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主任袁林方,俩人一直保持着联系,每年生日都会彼此问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让郑州离汶川变得好近,新闻事件转瞬即逝,但情感的链接永存。见证这样的美好,我的采访和报道,也让女孩儿打开了心扉,我想我是幸运的。
作为记者,你是怎么选书的?
王妍斐:我作为记者,我会去看一些新闻文集,去学习别人是如何写作的,对于某个新闻事件的观点和态度。但是我自己其实还是喜欢看小说的,看一些文学类作品。
贾鹏:在网上买的多一些。选书看作者的来头大不大,和金字塔尖尖上的人儿对话,更容易看清世界,他不一定是文笔最好的,但一定得是行业最牛的。
你最近在读哪本书?
王妍斐:最近在看《三体》。《三体》讲的是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我还在看第一本,里面的很多设定都很有趣。《白银时代》讲的是王二这个从上世纪活到这个世纪的人,讲述自己的历史与现实、未来的事。这本书我看的很慢,不太能看下去,我有时候感觉很荒诞,不知道在说什么,但有些语句又十分妙,让人忍俊不禁,有些又很现实,反正需要慢慢读吧,需要有思考的时间。
贾鹏:最近在研究摄影,看的都是画册,比如《中国的颜色》《美国人》。
有哪本书想推荐给大家?
王妍斐:《飘》读起来酣畅淋漓,是一本无论翻开哪一页都能吸引人往下读的小说。这是一部有关于战争的小说,但更多的是讲述了战后重建家园的历程,是不畏艰险、勇敢前行的精神。主人公郝思嘉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好人,她有点自私自利、不择手段,但她同时坚强、勇敢、善良、有担当。她没有躺下等死,而是全力拼搏,她会为了对的事义无反顾。面对现实、克服困难,这适用于任何一个时代,正如这本书最出名的一句话,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在受疫情影响的当下,重温此书感受更为真切,也或许会找到更多力量。
贾鹏:杨澜的《一问一世界》,这本书中,杨澜亲述了她从1990年到2022年的生命跨越,其中有她向老布什、克林顿、李光耀等各行各业的名人发问,以及她眼中的传媒江湖。看这本书前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见了世界首富,世界冠军等世界第一你会问他什么,带着假设走进新闻的视野,与她对话,会有意想不到收获。在这本书中还有很多职业体悟,金句良言,可以拓宽读者了解世界的纬度。比如,有时候穷人家撒谎,是因为他承担不了诚实带来的后果。让我明白很多时候假话是需要当真话来听的,尤其是新闻报道中,不必为了无关紧要的部分真实,扯下他人的遮羞布,毕竟事关尊严。
想了解记者这份职业,你建议读些什么书?
王妍斐:《娱乐至死》这是尼尔·波兹曼所著的书籍,讲述了主流媒介的变革对大众以及社会产生的影响,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虽然是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但是放在现在看也很有意思。《西行漫记》这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情况。
贾鹏:白岩松的《幸福了吗?》
《我的读书故事》由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郑州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目的是通过身边人、身边事、讲述身边故事,推广全民阅读。
编辑: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