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发生在这对姐妹身上的故事,也是普通人努力让青春闪光的故事——一对95后姐妹花的“隔空励志”
①
②
③
④
视频里的温暖。
一对相隔千里的姐妹,因为北京冬奥会,微信交流多了起来。
看到“单板滑手”苏翊鸣在微博上发的训练视频,在地方大学当老师的姐姐陈文婷,马上推送给远方的妹妹陈宇丹。
自从陈宇丹参军入伍到了北疆边陲空军某部,打小疼爱妹妹的陈文婷,经常会通过微信给她留言。
“这个故事关于独立,梦想,勇气,坚韧。他不是水到渠成的童话。这个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看着姐姐发来的公众号文章,这段苏翊鸣的微博配文被陈宇丹称为——“成长的养分”。
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通信兵陈宇丹说:“上天总是眷顾‘爱做梦的孩子’,作为95后,我们每个人都是不甘于平凡的平凡人。选择远方,成为军人,我也希望像苏翊鸣那样从平凡走向闪光,努力实现梦想。”
也许被妹妹的执着所感染,这个春天,陈文婷也有了自己新的事业规划。别人叫她“文婷老师”,她说自己的“老师”是妹妹。
“生活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在听姐姐讲述完自己的“小目标”后,陈宇丹给姐姐留言。她马上要参加上级的演训任务,面对新的考验,她为自己打气:要活出“光亮”,绽放属于自己的一片“光彩”。
有些人同处一地,却咫尺天涯;有些人相隔千里,却天涯咫尺。让这对姐妹隔着千山万水仍能心意相通的力量,是她们内心深处都有着一份热爱。
也正是因为热爱,让她们的青春拥有了更大的舞台。
——编 者
桌上的茶杯冒着热气,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字。
初春,北方海滨城市秦皇岛,一杯热茶仍然可以给这个寒冷清晨带来些许温暖。
屏幕上光标闪动,带出一行文字:“丹丹,我们学校在北京当冬奥志愿者的小丁买了一盒纪念徽章,你心心念念的‘冰墩墩’已经在路上了。”
合上笔记本电脑,看着摆在书桌上的姐妹合影照片,陈文婷的脸上露出笑容。
照片中,在秦皇岛燕山大学当老师的姐姐陈文婷,笑容恬静。她的身边,那个有着相似笑容、身着“空军蓝”的姑娘,就是她刚刚微信留言的“收件人”——驻守北疆的妹妹、西部战区空军某部上士陈宇丹。
成长季节
谁说贫瘠的土地,开不出绚烂花朵
西北边陲,大风卷着雪粒刮得正紧。
从值班室回宿舍的路上,陈宇丹感觉自己被风“推着跑”。
值了几个小时的班,还要回去参加连队正常操课训练,她下意识地紧了紧迷彩棉大衣的领口,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这天晚饭后,打开手机,陈宇丹“哇”地一声跳起来:姐姐陈文婷的微信留言,让她这个驻守边陲营区的小姑娘特别开心。
她马上就可以收到冬奥吉祥物“冰墩墩”了。
从小到大,陈宇丹眼中,姐姐总是“无所不能”。北京举办冬奥会,备受追捧的吉祥物“冰墩墩”成为陈宇丹的“心头好”。眼看就要过生日了,这位女兵姑娘心里悄然多了一个“小秘密”。
陈宇丹给姐姐发微信,希望当大学老师的陈文婷到商场看一看,“就算买不到吉祥物,买个纪念徽章也行啊。”跑遍了秦皇岛,陈文婷也没见到“冰墩墩”真容。
陈文婷一直很疼爱陈宇丹这个比自己小3岁的妹妹。5年前,陈宇丹大学毕业,瞒着家人报名参军,被分配到了北疆军营。得知妹妹到边防部队当兵,陈文婷内心满是不舍。
后来,博士毕业的陈文婷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她更加牵挂远在边疆的妹妹,经常和陈宇丹通电话,听妹妹兴奋地讲“兵之初”的经历,“有自豪,也有心疼”。
那时起,陈文婷养成了每天给妹妹微信留言的习惯。姐妹俩隔空“嘘寒问暖”,日子也如流水,一晃过去了几年。
陈宇丹所在部队驻地偏远、外出不便,陈文婷每隔一段时间就给她寄去一些生活用品。知道妹妹打小喜欢吃零食、喜欢看书,陈文婷更是隔三岔五为她寄上一大包,既有“物质食粮”,也有“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