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打起来/闹起来/大家打起精神来/自从盘古开天地/一首田歌唱到今/轻轻打起龙凤鼓/慢慢逍遥把歌轮……”初冬时节,湖北省监利市柘木乡赖桥村,午后暖阳洒向近800岁的重阳木树枝,古树下,赖晓平正带领7名村妇演唱秧歌号子《啰啰咚》选段。高亢婉转的劳动号子,在柘木长河两岸传开。听闻歌声,赖桥村的老少爷们纷纷围拢在老树下,不禁驻足喝彩。
历经岁月更迭,生机勃勃的重阳木依旧与古老的《啰啰咚》曲调相依相伴,共同见证柘木人劳动耕作的场景,刻录着乡村的历史烟云,唱响着美丽蜕变的乡村未来。
监利市柘木乡赖桥村790岁的重阳木雌树
雌雄重阳古木分列河畔两岸
柘木乡,一个因盛产柘木得名的古老乡镇。它地处洞庭湖、洪湖、长江组成的三角洲中心,为古云梦泽腹地。柘木长河贯穿水乡古镇,因河上的桥梁均用柘木建造,故称“柘木桥”。
时光荏苒,尽管柘木桥早已不见踪迹,但柘木长河的潺潺流水依然日夜不息。在柘木乡赖桥村的柘木长河两岸,两棵重阳木古树屹立不倒,其中一棵树龄达到790年。
11月中旬,极目新闻记者来到赖桥村,探访这棵饱经沧桑的古树。站在重阳木树下,尽管是初冬,但古树依然枝繁叶茂,遮天蔽日。
监利市柘木乡赖桥村,两棵雌雄重阳木古树分列河畔两岸
“小时候就这么大,老树基本没怎么长了。”今年60岁的赖晓平从小就在重阳木古树下玩耍,他对极目新闻记者说,眼前这棵刻录赖桥村历史烟云的古树,充满无尽的历史故事。
2022年,柘木乡组织工作专班进行摸排调查,共发现现存百年以上古树50棵,主要有柘木、重阳、棠梨、枸骨等树种。其中,20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6棵,500至800年树龄的古树2棵,即分列于柘木长河两岸的重阳木。
在赖桥村,不少人将河两岸的两棵雌雄重阳木称之为“夫妻树”,但查阅古树的“身份证”信息得知,雌性重阳木,编号为42102300003,树龄为790年,树高19.5米;雄性重阳木,编号为42102300025,树龄为500年,树高15.8米,两棵重阳木树龄相差190岁。因此,将它们称之为“母子树”似乎更贴切。
监利市柘木乡赖桥村,当地年轻人在重阳木古树的见证下举行传统婚礼(受访者供图)
赖晓平家门口那棵最大重阳木是雌树,树干粗3.87米,直径1.27米,“需要3个成人才能合抱围一圈。”
据悉,重阳木是水陆两栖树种,素有“千年柘木,万年重阳”的说法。1985年,在赖桥村河床下6米处,发现了大量重阳树阴沉木。当时还在离重阳木5米远的河边,挖出了两个巨大的重阳树树蔸。
1998年大暴雨后,在古树根下出现了几枚宋代钱币、一对小陶俑,以及大量元明时期的陶瓷残片,还有一块明朝万历十年的刻字碑石,碑石上清晰地刻着“容邑沙城里侯家桥”等字。
湖北省林业专家说,柘木长河两岸是一个密度较高的乡土古树群落带,在江汉平原十分罕见,对研究江汉平原与云梦古泽湿地生态环境有极大帮助。
目前,柘木乡正大力抢救和保护当地的“绿色文物”,经过走访、摸查,掌握全乡古树名木的一手资料,并将第一批申报的24棵省级古树张贴二维码,办理古树“身份证”。
监利市柘木乡赖桥村500岁的重阳木雄树
监利市柘木乡赖桥村790岁的重阳木古树依然枝繁叶茂
古树年轮刻录辛弃疾征战历史
“赖姓是赖桥村的大姓。”赖晓平说,在合村并组前,赖姓村民占全村人口数量的90%。“根据族谱记载,赖桥村一带的赖姓,多为南宋末年茶贩起义领袖赖文政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