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歙县纪委监委深入挖掘徽州廉洁文化因子,把抽象的文化“化虚为实”为可触可感的实际载体,突出全盘谋划、点面结合、城乡覆盖要求,按照“完善+新建”的要求,打造一批廉洁文化阵地,构筑廉洁文化矩阵,推动廉洁文化在歙县“开花结果”。
位于歙县徽州古城核心区的歙县廉政三示教育基地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已然成为党员干部最爱“网红打卡地”。今年3月份,歙县纪委监委在陶行知先生就读的崇一学堂旧址打造了歙县廉政三示教育基地。徽州三雕、剪纸版画等非遗技艺作品融入其中,通过“古代先贤昭示、先进人物示范、反面典型警示”多维度、立体化展现出廉洁内涵。
“在这里您可以看到歙县历史上灿若繁星的清官、御史、名人和他们流传的廉政佳话”“从贞白里到忠贞祠再到资政第,从七贤村到蜈蚣岭再到问政山,古歙大地,廉名包罗万象,气象万千”……讲解员李丽霞为一批批前来参观的党员干部们介绍着。
大家徜徉其中,听着、品着、悟着……
据悉,该基地总面积1800余平方米,内设五大展厅,包含10个篇章,分别展示了歙县历史上的清官、御史、廉名,陶行知先生的廉洁诗歌、名言、故事、教育成就,歙县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推进成效、典型案例警示、领导人语录等内容。基地7月投入试运行以来,吸引省市县180余个党组织、4000余名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融“廉”于景的设计成为党员干部“走馆访廉”的好去处。
廉洁文化公园深入民心
“万分清廉不过小善,一念贪污即为大恶”,在歙县廉洁文化公园内,前来休闲的市民们诵读着公园长亭梁柱上的楹联,不禁点头赞许。
位于扬之河、丰乐河、练江三水汇集之地的歙县廉洁文化主题公园占地面积约40亩,与徽州古城隔江相望。为提升广大市民廉洁意识,营造崇廉尚洁氛围,歙县纪委监委精心谋划歙县廉洁文化公园建设,通过清风亭、小品、雕塑等具有徽派风格和廉洁意象的造型为公园赋予“廉洁”内涵。
宽阔的广场、优雅的环境,习语典故、廉政楹联、清官廉吏故事、“廉”字型、名人廉洁事迹、家规家训等内容点缀其中,这里成为广大市民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集中区域。“这个广场位置好,自从打造成了廉洁文化公园,更有品位了,来休闲活动的市民更多了。”公园管理员老汪说道。
“将廉洁元素融入园林景观,兼具观赏性、教育性、实用性,群众在休闲娱乐之余接受廉洁文化熏陶,领略传统文化精髓,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政教育和引导,不断筑牢自身的思想道德防线。”歙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程志强说道。
廉洁文化长廊喜闻乐见
“没想到我们村里也能有这样的新风貌,这些廉洁故事、人物漫画,大人欢喜看,孩子们更喜欢看。”近日,向杲村村民老陈参观了郑村镇向杲村廉洁文化长廊后由衷地说。
廉洁文化建设“最后一公里”在农村。如何让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让“一米阳光”照进千家万户?歙县纪委监委深入挖掘地域廉洁因子,在郑村镇打造了向杲村廉洁文化长廊和第一个村级党风廉政教育展厅。同时,把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的宣传推广融入其中,不断厚植“清廉根基”,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走进向杲村廉洁文化长廊,“学讲话·品典故”区展示了8条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历史典故;清风长廊区展示了26幅由歙县历代先贤和名人所作的廉政楹联;廉洁故事区展示了7位清官廉吏的故事。歙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当地的人文历史、名人故事的文化示范作用,同步建设了“向杲村党风廉政教育展厅”,从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历程开篇,展示了反腐败的历史和经验。同时,为更加贴近群众,对向杲村7个姓氏33个名人的勤廉小故事、基层领域优秀干部的先进事迹也进行了集中展示。
“展厅的设计旨在运用正面典型引导,让基层干部群众学有榜样,行有示范,心有目标。同时,我们聚焦群众关注的关键人员和重点事项,围绕基层小微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向群众展示和诠释‘让一米阳光照进千家万户’的基层治理模式,让群众乐于善于参与监督。”歙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廉洁文化板块触及人心
6月16日,安徽省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协作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推进会召开,歙县纪委监委迅速行动,在黄山市率先建成5个乡镇纪检监察协作区。